不良品对策的构思原点与活用重点1精益

白癜风专科医院电话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10-1各种不良品对策的构思原点与活用重点

①“没有充分利用资料”是构思的出发点

把“问题”分为3种性质(类型)比较有效。这是因为问题性质(类型)不同,解决方法也不一样。比如说,菜肴分为日式、西式、中式,其做法就各不相同。把这种思考方式应用到不良品问题上,可以把质量不良现象分为“日常性不良”、“规律性不良”、“质量不良课题”三种类型。如此一来,应对每种不良都有其不同的对应方式,更加易于解决。(参考1-4节)

不同的专业书中对各种对策手法都有介绍。不过生产现场中却缺乏各种手法的使用技巧,只是单纯地把生产任务随机分配给个人,任由他们去做,因此费尽心思学习的各种手法就成了“无用之宝物”。所以我很害怕出现这种情况,于是就把各种不良品种类与其对策手法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录整理下来。

②活用重点1:提升技能从设定目标开始

为了学习各种质量不良情况的应对方法,需要从提升技能开始。熟知技能内容、评价自己(自己所在的生产现场)的技能水平,然后根据水平,设定技能提升的目标。由于是在繁忙的生产任务中找时间提升技能,所以事先设定恰当的目标尤为重要。(参考4-4节)

③活用重点2:活用组合式方法,提高效果

“日常性不良品”对策是一项必须技能。如果没有这一对策,就无法应对“规律性不良品”和“质量不良课题”了。每次“日常性不良品”发生时,都要记录下具体内容,并对发生不良状况的工程进行调查,追究原因,采取必要的对策。

有了以上这些信息,就可以实施组合式对策了。组合方式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大家可以根据生产现场质量的要求,采取必要的组合。

2组型:如果仅采取“探究原因型”(第3章中的防止不良品再发生对策)难以达成质量目标的话,则可以再加上“问题化型”(每月)(1-8节的定期讨论会),分析每月的不良信息,采取适当对策。

3组型:在上述2组型中,再加上“问题化型”(每期)(1-9节的选定重点不良品,8-6节的矩阵图)。如果单纯按照2组型达成目标很困难的话,就可以分析过去3~5个月发生的不良内容,找出问题点,采取对策。

4组型:这是为了将来达到高质量目标而采取的对策活动。在上述组合类型中再加上“职责强化型”(第5章课题研究会)。

10-2“三大业务”的构思原点与活用重点

①从“光的三原色”引发的思考

笔者曾经担任过电视生产部门的交货期、进价、质检等管理职责的工作。当时最让我头疼的就是产品质量问题,那时候总是憧憬着生产线能降低不良率、稳定工作,这样生产台数和生产时间才能稳定,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可是想要达到如此严格的质量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经历了很多磨砺和挑战, 得出的结论是“工程打造质量”。也就是说,只有把工程真正地充实化、稳定化,才能打造出高品质。

因为之前也在电视机的组装部门工作过,所以我从光的三原色联想到了三大业务确立的平衡性。电视画面虽然呈现白色(WHITE),其实却是由红色(RED)、绿色(GREEN)、蓝色(BLUE)这三种原色构成的。只有这三种颜色达到了平衡,才能得到漂亮的白色(自然色)。

另外,也可以把棒球强组的攻、守、跑作为构思的原点。为了打造高品质的工程,充实工程、安定工程,需要确立三大业务,以及平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三大业务分别是工程设计与指导(攻)、防止不良品再发生的对策(守)和跟踪指导(跑)。

当时“攻”的业务做得不错,而“守”的业务只是流于表面的暂定措施,与真正的防止不良品再发生对策相距甚远。而“跑”这种跟踪指导任务发散性较强,推进方式的个人差异大,因此难以取得切实有效的成果。

②活用重点1:理解、学习每个业务的标准

拿棒球的例子进行说明,棒球选手们一个打球、一个守球、一个奔跑,尽管分工不同,却不存在只学习打球而不学习守备的队员。这是因为,攻击、防守、走垒都需要分别练习,学习不同的棒球理论、增强身体记忆。这与稳定工程的三大业务是一样的,理解每个业务的标准,从而对“攻”、“守”、“跑”有计划地分别进行理解和练习。

③活用重点2:实施必要方法,达到平衡

对“攻”、“守”、“跑”分别进行练习的成果是,磨炼了比赛当中必要的技能,这样才能平衡每个人的三方技能。

在生产现场中,为了达成质量目标,也需要实施“攻”、“守”、“跑”三种策略,提升技能。比如说,如果在特定的工程中,发现了许多特定性不良,那么就需要集中实施防止不良品再发生的对策(守)与跟踪指导(跑)。另外,在设计变更和设备改善较多的情况下,进行工程设计和指导(攻),然后跟踪指导(跑)。根据生产现场状况,分别实施必要的业务,提升技能,平衡三大业务。

10-3防止不良品再发生对策的构思原点与活用重点

①构思源于“不良品多发”的现实

我在组装部门工作的时候,最烦恼的事情就是有太多的不良品。一般说到“再发”,都是指第二次发生,但生产现场中发生的不良大部分为再发和持续发作的不良,新发生的不良几乎没有。每次不良品发生的时候,大家都会采取暂定处置措施,称不上是彻底解决的措施。当时的这种状况就是我对日常性不良品防止再发生对策的构思原点。

②活用重点1:通过相互诊断式确认手法

说服相关人员,开展研究会,讨论防止不良品再发生的对策。具体来说,由5名领导组成小组,挑出现场发生的不良现象,进行实例研究。比如说,如果发生锡焊不良的话,5名工作人员一起奔赴现场,观察工程,询问工作人员具体情况,大家共同思考对策,然后依次发表各自的想法,并相互评判。 由大家推选出 意见,并各自把自己的意见与 意见对比,找出差距。在此之前针对同一不良现象采取的对策各不相同,但没有过这种集体讨论决定 对策的经验,所以这种互相确认的方式非常有效。当时我们决定在三个月内,每周四下午3点到6点之间实施对策,并记录下对策内容。

通过这一活动得到的宝贵经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同时还需要制作一系列手册,比如工程调查的推进方法、探究原因的思考方法、从对策决定到确认的防止不良品再发生对策的推进方法等。

③活用重点2:战略思考提升学习技能

关于技能的学习,3人左右组成学习小组最为有效。首先根据战略思考,限定生产现场为观察对象。比如,如果是生产科的话,则把1科的质量目标设定为对象。然后,通过战略思考中的“集中资源”,确定每周开展学习小组活动的日期以及具体活动时间。

活动时,大家可以把相同的不良现象集中到一起,这叫做“相互确认方式”。具体来说,首先此方法的理解度为10。然后遵守基本规则反复进行5次实践,以学习度10为目标。如果这5次反复实践做的很好,大家对于技能方面的兴趣会增加,也能够给之后进行的步骤增加灵活性。在达到对象质量目标之前,众人齐心协力,彻底防止不良品再发生。

其实,这里有节省时间的秘诀。一般来说,在发生不良现象时,亲临生产现场调查状况,并采取暂定措施,这是必须要做的。比如说,更换机械滤光器以及对其进行定期检查的再指导等。说到防止不良品再发生对策的手法,进行到把握“重大事实”这一步,基本上就可以结束了。如果能灵活使用这些信息的话,就能很容易地把握“重大事实”,从而在短时间之内推进防止不良品再发生对策的进行。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要注意节省时间。比如,为了学习如何制定不良品再发生对策,有时我们特意去生产现场观察工程进度、询问当事人,这些其实都是不必要的,可以省去。

10-4“TT法”构思原点与活用重点

①研修时出现的纠纷是“TT法”构思的原点

我在很多企业都从事过防止不良品再发生的实践研修工作。我认为自己能构思出TT模型,得益于研修期间和一位管理者之间产生的纠纷。他给大家留作业,每个月对大家进行一次跟踪指导,可当指导我的时候,他却大喝一声:“别折腾我啦!”这是因为他对我反复指导说明了很多次,我却总是达不到标准要求,而他也让我反复修改了很多次, 他失去了耐心,才有了“别折腾我啦!”这句话。

其实这时候,最难过的人是碍于情面参加研修的人,上司的指示很难灌输进这些人的耳朵里。但多数情况下,那些最初碍于情面参加研修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真正想做好工作,而这时候对他们失去耐心,会让他们痛苦,但同时也会让他们认识到理解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这件事就是我开发短期内理解和学会方法的原点,而这就是“TT法”。

另外,我在4-1节中也讲过每个人都有责任把工作从“非常无聊型”、“非常痛苦型”变为“非常享受型”。这种想创造让每个人在轻松愉悦心情下学习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构思“TT法”的出发点。

②活用重点:学会自己区分“知道”与“理解”

在繁忙的生产业务中我们也要抽出宝贵的时间进行技能学习。而在学习、训练之前,必须理解技能学习法(“TT法”的思考方式)。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光阴似箭”,当经过两三年的时间,真正理解技能学习法的时候,才会懊悔研修当时做得太不到位。如果研修当初就能够认真传授“TT法”的思考方式的话,肯定会更早收获成果。

从这种痛苦的经验中,我们可以说“TT法”的活用关键就是如何传达“TT法”的思考方式。其实传达“TT法”思考方式时,最可怕的是害怕学生会有“听一次就明白”的错误想法。 次的说明只是对“TT法”思考方式的了解,也就是“热身”。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认为听一遍就能完全明白。而真正理解热身运动中所讲述的内容则是“跟踪指导”。

接下来为大家说明当不能完全正确把握、需要再次把握时,应该怎么做。同时也对按照标准实施却仍有偏差时,将标准重新说明一次。然后再次通过“热身”说明内容把握度10和实施度10,使对方理解。“热身”让你“知道”,而“跟踪指导”是真正让你“理解”,希望指导者能够理解“知道”与“理解”的差异。

10-5课题研究会构思原点与活用重点

①“持续损失的烦恼”是构思原点

开发新产品时都有一个投入期,这时候由于组装线上机械种类转换频度增加,导致机械、材料、方法等方面不良状况频发,结果生产率下降,产品交货延期。

其实最痛苦的,是同一不良状况反复发作。比如说测量器不能正常工作时,领导检修了测量器,可是仅仅进行修理,却不采取防止再发生对策的话,总有一天同样的状况会再次发生。另外,工作人员如果说“零部件不够”,会从零部件仓库中取来,他认为工作仅仅是处理业务,不需要考虑损失。的确,更换机械种类时,工作繁忙,光是处理业务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采取预防对策呢,因此各个生产现场这种损失不断出现。而针对这种现状的危机感就成为成立课题研究会的出发点。

②活用重点1:首先确认防止再发生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第1阶段为防止不良品(纠纷)再发生的对策。首先,由数名管理者组成小组。其中最重要的是商量议定课题研究会的目的、作用、推进方法以及日期等(参考5-1节),防止不良品再发生的方法需要全体成员在研究会上充分理解,并达成一致。而灵活运用方法的时候,则可以一边实践一边学习,采取较为弹性的对策。另外,课题研究会可以根据内容,确定第1阶段为3到5个月的时间,每周召开1次,每次约为2小时,在课题研究会上大家可以深刻讨论防止不良再发生对策。

③活用重点2:活用第1阶段的信息

接下来是第2阶段的研究课题。主要任务是活用从第1阶段得到的有关防止不良品再发生的相关信息,讨论选定课题、设计职责等内容。特别是为了理解职责之间的关联性,需要制作流程图(见图10-5)。通过制作流程图,大家在课题目标方面达成一致,给接下来的实践留下更多余地。之后就要依靠管理者的热情了,主要是能否坚持对员工进行跟踪指导。如果一边进行业务一边研究不熟悉的课题,生产人员往往会感到压力很大。这时候就需要管理者进行个别的跟踪指导,共同克服困难。

未完待续……

---------

精彩回顾:

不良品,如何防患于未然?—1

实现双赢——质量改善与个人成长--2

---------

.04.08

不花钱就可以看到的好书:

后台回复:工厂心理学、5S推进法、金矿、丰田现场的人才培育、工匠精神、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知识设计企业、为什么丰田能够永续经营、精益的一天,即可查看相关书籍的完整连载!

作者介绍:

筱田修,目前就职于日本TMS研究机构。年出生于爱知县。年,进入三菱重工业(股)名古屋制作所工作,曾经担任技术人员、IE推进室室长等职务。年,进入JEMCO日本经营工作,担任IE、VE顾问等职。年,进入索尼一宫人事部,负责索尼关联公司工厂改善、指导等工作。年,创立经营管理研究所,开发出了“TMS”系统,这是一个通过“目标经营管理”改善工厂,达到培养人才、实现目标的系统。同时,他还担任产业能率大学经营开发本部讲师。年,他开始担任索尼人力资本公司顾问。年开始从事现职。主要著作有《现场领导的心得》、《强化目标达成力表》(产业能率大学出版部)、《TCQ强化法》(日刊工业新闻社)、《如何制造出职场韵律》(PHP研究所)等。

======

版权说明:本文摘自《不良品防止对策》,由东方出版社 授权在《标杆精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bithax.com/bqgz/11159.html


冀ICP备20210265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