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爱人暴力
(intimatepartnerviolence,IPV)
家庭暴力是在亲密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的虐待性行为。
大多数家暴受害人是女性(9成左右),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男性。尤其是现在性向、家庭构成进一步多元化,家庭暴力无处不在。
60%的家暴发生于家中
在美国四分之一的女性曾经历家暴。每年有三分之一被谋杀的女性是被自己的伴侣或前伴侣杀害的。也有三百万件家暴案的受害人是男性。
家暴最可能发生在晚六点到早六点。六成家暴发生于家中。
“家暴这个话题在影视剧中并不少见
明星在风光的背后,也各有各的苦楚”
台湾比基尼皇后”王子鱼于夜店门口及家中两度遭男友挥击头部,造成脑震荡、头骨骨折还吐血,眼球及脸部严重瘀血,险些毁容。
韩国电影演员李敏英完婚仅13天就分道扬镳。原因是她和丈夫因新屋装潢等问题激烈口角,丈夫出手打她,不顾她已怀孕踢她,使她双眼瘀青、鼻梁骨折,已经15周的胎儿流产。
美国NBA球员韦德之妻西奥沃恩回忆:“他把我拽了起来,然后将我举在半空中,并在随后把我丢进了浴室。我们当时的浴室内有一把软椅,他狠狠地殴打着我,导致我的背部砸在了椅子上,裂成了四片。”
“不只是明星,
名流的家庭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
中国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妻子李金(Kim)在微博上公开曝光李阳对她实施家庭暴力,并公布了数张照片为证引发热议。法院认定李阳家庭暴力行为成立,准予李阳和妻子李金离婚。
一个曾是韩国男人心中的公主,一个曾是韩国棒球偶像,没想到成了韩国家庭暴力的“反面教材”。传言崔真实最终自杀身亡和此有关。
图为亲友送崔真实最后一程。
“那发生在我们身边,
那些触目惊心的事情呢”
难逃:还有弱势的孩子与老人
即使是年轻的家暴受害者已很难逃脱出家暴局面,更何况是老人和小孩了。
在家庭暴力中,另外一个受害者群体就是孩子。美国的调查发现,在家暴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相较于正常环境下成长的儿童,有6倍的可能性死于五岁之前(GovernorsOfficeforChildrenandFamilies,)。而在美国,每年暴露于这样环境下的孩子就有几百万,而这样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现实:家暴行为本身难以挣脱
许多人对于家暴的第一印象便是显而易见的淤青和伤痕,可家暴行为绝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虐待和伤害这样简单。除了身体行为上的暴力外,家暴常常伴有以下其他形式的暴力(图片文字翻译于Choices,n.d):
1经济控制因为经济与住房问题,受暴者无法离开现有的夫妻关系。
2利用自己的孩子施暴者以伤害孩子为要挟,阻止受暴者离开。施暴者也会利用小孩传达讯息,使受害者感到内疚。
3社会的歧视与不合理的规劝很多时候,受暴者向警方求助,后者会以“家务事”为由拒绝受理,亲朋好友会劝受暴者以“大局”为重,能忍则忍。
4施暴者的“爱”施暴者以口头承诺和哀求来欺骗受暴者,以致被反复无常的施暴。
5可怕的杀意另一个不得不提的潜在危险是,有的施暴者觉察到受暴者的离开意图,会起杀心,这使得受暴者无法轻易离开。
美国的家暴救助网站上通常会有一个醒目的Escape键,只要一点,这个页面会自动跳转为NotFound页面。这个贴心的按钮曾使很多人震惊,到底是怎样可怕的情况才使得这个按钮应运而生!
全球女明星变妆支持反暴力
“近日,一项为女权主义代言,反对暴力的活动在美国大范围开展,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号召女性打破沉默,反对家庭暴力,一众最顶尖的好莱坞女性在活动中化妆成受到家庭暴力的女性,以此提出自己的抗议。”
卡戴珊拥有一段短短72天的婚姻。
性感女神,安吉丽娜-朱莉也加盟其中。
女权主义代言人艾玛-沃特森号召不要保持沉默。
女神麦当娜,自己曾有过家庭暴力,挺身而出!
“没有人会喜欢被暴力虐待,危及生命,
受暴者没离开施暴者,
原因错综复杂,并不是她不愿意离开。”
计划:离开必须事先周密安排
“如何离开,
并不是眼泪和乞求能解决的,
那是一场需要周密安排的计划。”
要离开必须要有具体计划以供实施,包括:钱,收入,住处,帮忙搬家,交通,警方的帮助,法律援助,理解和安慰。研究表明受害者刚离开后容易造成最严重的跟踪,虐待甚至杀害。如果没有可靠的具体计划,受害人可能不会选择离开,而这恰恰是一个理智的决定。
告诉身边需要帮助的朋友拨打各地的妇女维权热线或“”报警,全社会都要认识到家庭暴力是公害,提高对家庭暴力的防范意识,为受暴者提供相应的帮助。
期望我们每个人,
不要用无知与冷漠把受暴者推到悬崖边,
成为暴力的共犯!
采编:Anna
素材来源于:腾讯新闻、知乎、《犯罪心理研究》
媒体机构转载需经授权!
帮你做更好的父母
护航0~10岁宝宝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