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国际学校、留学、家长
本文将对就读国际学校的利与弊进行分析:
1.先说去读国际学校的好处
2.目前国内国际学校普遍的不足
会告诉你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国际学校家长你必须做到哪几点?
一、先说去读国际学校的好处:A.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即贵:
由于超高的学费(上海美国学校一年20万),就读学生的家庭背景自然也非常不错,家长基本为各个领域的精英。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入这些学校的原因也是希望帮孩子从小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人脉圈子。B:外教质量:
教师质量是一分钱一分货。外籍教师愿意放弃国外舒适的生活来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教学,薪酬自然是个比较大的原因。从我接触的几位外教看,自身素质还是很不错的。C:海外大学关系:
沪上几所 的国际学校和海外 大学招生部的关系非常紧密。大学招生官对这些学校非常熟悉,每年都会拜访学校,认识学生,这方面的资源的确很多。当然国际学校相互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不是每一所国际学校都有上述优势,这里只是大致叙述。
二、我认为目前国内国际学校普遍的不足:A:缺少中国元素:
国际学校外教的流动性非常大,基本每2年就会换一拨教师。这就造成教师对中国学生缺乏了解,对中国也缺乏了解。而且这类国际学校中外籍教师管理团队是占据 话语权的,他们会以外国的标准来要求国内的学生。这方面家长是否能够接受?
譬如:对中文教育的忽视。(许多国际学校学生的中文很差),对中国文化的不屑一顾,对中国基础教育中一些积极的因素视而不见。
许多美国学校的学生明明是华人,在一起还是用英文交谈。每当我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就想这是否必要呢?我所认识的一位在中国的外籍高官,他完全可以选择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国际学校读书(公司报销全部学费),但他选择把孩子送入了中国的一所私立高中,并且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报考中国的北大或者复旦。
他的原因是因为将来会是中国的世纪,他的孩子需要能够掌握中文,学会如何与中国人打交道。你看,当我们拼命想成为外国人的时候,外国人还想着在自己身上加上中国元素。B:不是所有就读国际学校的学生都获得了成功:
由于教学理念的不同,国际学校的教师崇尚放手教育,个性发展,并不会给学生很多压力。当一群富二代聚在一起,没有人给予压力,也没有人给予目标的时候会发生什么,这个大家都想的出来。所以说家庭教育在任何时间都不能代替学校教育。那种想着把孩子送入一所名校,然后以为就可以放手不管的家长其实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当一位学生内心深处缺乏进步动力的时候,任何名师都是无能为力的。这点在富二代学校内特别多。如果你的孩子一直在传统体系内学习,同时缺乏自律的话,贸然进入一所国际学校会在最初阶段产生很大的不适应。因为这类国际学校都会缺少一个衔接课程帮助这类学生过渡。这点在高年级阶段尤其明显。C:海外大学对学校熟悉是优势也是劣势。
由于一所大学从每个学校招生的人数是固定的,很多时候你的同学就是你的竞争对手。D:把孩子送往国际学校对家长也是个挑战。
当孩子变得更加独立,更加有要求的时候,这需要家长以更包容和更开放的态度和孩子交往。总结下哈,国际学校现在基本都是冲着国外教育体系来的,好处在于孩子将来出国后比较能够衔接国外的教育 的坏处在于把国内基础教育的好处也一并抛球了(脏水和孩子一起扔了)。
国内新兴的一批私立中学都在探索中西方教育结合的方式,不过目前都还是在探索中。具体的模式包括任命中西方校长,利用外教和中教,一些课程等等。
三、你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国际学校家长吗?各位家长请看以下几点:
ONE:家长想成为一个国际课程或者国际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这种想法特别不靠谱;TWO:不论录取率怎样,个孩子中被录取的几个是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家长不仅要具备理解他人的思维和能力,而且要具体理解自身和国家的思维和能力;THREE:国际课程与国际教育是一个学生成长为国际人才的非必要且非充分条件,你得看一个孩子的特点或者家庭的特点、资源;FOUR:美国大学男生被追一定是橄榄球、棒球、篮球打得好,而非学习好;FIVE:我们的孩子最缺什么?比如伞兵训练的伤亡率是千分之三,那么去跳伞值不值?这个涉及到一个冒险精神,但冒险不等同于莽撞,是有限度地去承担一种分享;SIXE:KerryAnderson姑娘(06年申请哈佛大学)的故事:小时候开始,常换学校,经历丰富,适应能力与合作能力强,内心阳光,虽然成绩只占前百分之十五,但四所名校争她,她最终选择了哈佛;SEVEN:如何影响孩子?每周带孩子去去书店.每晚看10页书,少应酬,每学期与孩子在家里聊聊,谈《莎士比亚》一类的书籍,成功学类就算了,比较烧脑;EIGHT:钱是去国际学校的必要条件,鼓励孩子做义工做慈善,别搞形式,没有意义。比如一位妈妈带孩子坐电梯,她在拍电梯骂缓慢,她的6、7岁的女儿也学她的行为和语音。总之,家长教什么,孩子就学什么。烧水、施肥、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安静陪伴,静待花开!END: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想要孩子取得预期的成功,父母首先要力争做一个合格的国际学校家长:想让孩子达到某个预期,不管是读书、旅游、慈善、社会责任还是领导力,家长首先要往那个方向发展;另外,除了花钱以外,花一点时间研究这个阶段孩子成长的特点、沟通方式,由此思考自己如何与孩子更好地相处。
想了解更多关于国际学校和国际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