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一天突然告诉我,他那个在读国中的孩子,在学校出了一些“状况”,还进了警察局。朋友说,看我对教育好像有一些想法,所以请我找个时间,和他的孩子谈一谈,开导他一下。当我到了他们家,看到那孩子叛逆的眼神,缩在角落的样子,我愣住了。
“你爸对你的要求,都是为了你好...”我先开导孩子,试图缓和他对大人的反感。
没想到,孩子竟生气的说:“我爸从来就没有要求我任何事情啊!”
“呃?”换我诧异了。
男孩说:“对啊,我爸总是跟我说,我就像一张‘白纸’,要在上面画什么都可以!”嗯,好特别的比喻!我心想,好,那我来看看,这些年你发展出什么兴趣了。
于是,我问:“那,孩子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科目?国文吗,还是数学?”
孩子答:“我爸说,读书没有用!”我发现学科这条路不通,我换个方向继续问。
“那,你平常都和同学玩什么呢?喜欢打篮球还是棒球吗?”
“我爸说,不一定要打球,随便什么都可以啊!随便你啊!”孩子意态阑珊的说,看来他对运动类也没有感到一丝兴奋。
我再想办法问:“那你有喜欢一些电视上的人吗?例如画家、动画师、面包师傅…哪一种人你最喜欢?”
男孩不耐烦的说:“我说过了嘛,我爸说,做什么都可以!随便!”
于是我又问:“那,孩子你曾经当过队长、班长吗?参加过什么夏令营吗?”
孩子:“………。”
从这孩子身上,我问了一个小时,仍感觉不出他对于这世界的任何东西,有任何的热情的迹象。我看着他的眼神,那个“空洞”透露一点点的“绝望”,所有人都认为他不够好、一事无成,那个眼神,令我想到一样东西:“一张,白纸。”
一张完全没有写东西的空白纸,正如他爸所对他说的,一张完完全全的空白纸,而且,还排斥任何东西画到它身上来......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孩子会变这样?那孩子自己给了我答案。
男孩说:“我爸总是说都可以,我好希望他告诉我,我做什么“最棒”...”
我突然有点了解了,在这个自由的世代,做什么都可以,也因此,失去了“目标”,也失去了达成目标“成就感”。当然,也从来没得过任何“称赞”。
想想看,一个从来没有被衷心称赞过的孩子,虽然做什么都可以,但做不深、做不好,然后继续得不到赞美、得不到成就感,于是,或许他就会开始做一些“很扯”的事,譬如到处随意涂鸦、甚至是霸凌同学等等。反正做什么都可以嘛...
孩子需要的,只是一次“成就”的“经验”,有了 次,他就知道,原来努力练习、好好的达到社会要求,得来的果实是如此甜美!但若没了 次,从来没有体验过,就和那男孩一样,着着实实的变成了一张空白纸。
有趣的是,当我回去询问朋友,朋友的回答,也令我傻眼:“从小我爸妈就没有特别要求我任何事,只要平平安安长大就好了。”我想到,这位朋友的父母来自乡下的大家庭,排行中后位,没有被要求过,也因此没被注意过,就是一张空白纸。
“身为空白纸,没有束缚,也从来没有称赞;没有目标,也从来没有动力!”问题是,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若现在的父母长期放任孩子乱画乱涂,什么都不在意,那,度过了现今自由自在的求学过程,真的可能养出一张“空白纸”,未来也真的是一片未知的“空白”了。
来源:网络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白癜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