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矛盾,父母究竟该怎么管

小时候经常和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儿打打闹闹,回到家就跟家里的爸爸妈妈哭诉。因为是男孩子,爸爸总是会说“他打你你不知道打回去啊!”(捂脸)

妈妈会讲道理说“你跟我说说事情的经过,有没有告诉老师?”现在想来当时小象的父母也真是够够的。( 亲生)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回家找父母哭诉这类的事情应该每位家长都经历过,为人父母的你们是怎样安抚这些在学校受伤的小心灵呢?

先别急,小象先给你讲个故事,听完故事后,或许你就有了答案。故事的名字叫《我讨厌生气》。

我讨厌生气

“今天我吃饭的时候,童在鹤朝我扔橡皮!”

看到妈妈,丹丹又哭成了泪人儿。在学校哭了那么长时间,看来还没哭够。

“童在鹤还骂人!童在鹤太讨厌了!”

“什么?童在鹤骂你什么了?”

“金......刚......鼻......鼻屎。”

丹丹的说话声掺杂着哭声,妈妈没听清楚。

丹丹抹了把眼泪,张大嘴巴说道:“金!刚!鼻!屎!”

“什么意思?”

“我正在吃饭,他使劲往我头上撒橡皮屑......”丹丹似乎觉得妈妈不该连这都听不懂,手脚并用地解释起来。

“他让我使劲挖金刚鼻屎吃!”说完,丹丹又哭了。

妈妈连连摇头,说道:“这话妈妈也是 次听说,童在鹤太过分了!”

“就是啊!”丹丹的心情这才好了些。“你教训童在鹤了吧?”肯定狠狠教训他了吧?妈妈看着丹丹,似乎在这样说。

“我想抓住他,可他总是逃跑,总是逃跑......”丹丹又哽咽了。“他和林珠荣一起说我吃金刚鼻屎,吃金刚鼻屎,嘲笑我......呜呜......”

所以丹丹在学校里哭了很久,趴在桌子上哭。现在,丹丹趴在妈妈膝盖上,还是哭个不停。“如果你只知道哭......”妈妈扶起她说,“童在鹤就不会知道你有多么生气!”丹丹使劲擦了擦眼泪。

“好!从现在开始练习!”“什么练习?”丹丹问。

“不哭的生气练习!”妈妈说。丹丹 次听说还有这样的练习,不过,她也觉得自己应该给童在鹤点儿颜色看看。

“好,从现在开始,妈妈就是童在鹤。”妈妈戴上棒球帽,说道,“喂,吃金刚鼻屎吧!”

哇,妈妈真的很像童在鹤,还假装往丹丹头上撒橡皮屑呢。

“你,是不是吃了金刚鼻屎?味道怎么样?你的鼻屎不好吃吧?去吃金刚鼻屎吧!”童在鹤好像比刚才更嚣张了,还拿出酷似林珠荣的玩具河马,晃来晃去。丹丹生怕它碰到自己的手,不停地躲避。她瞪大双眼,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

“听说你吃金刚鼻屎了,吃金刚鼻屎了!”童在鹤和林珠荣开始合唱了。

“不要!不要这样。”丹丹终于忍不住了,放声大哭。她用手背使劲擦干眼泪,发现是妈妈站在自己面前。戴着棒球帽的妈妈抱着玩具河马。“我没有吃鼻屎!妈妈,讨厌!”妈妈扔掉了玩具河马,跑过来拥抱丹丹。

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男孩子最怕女孩子瞪着自己,一声不吭!”妈妈说。

坦率地说,生气可不如看电视有意思,不过,丹丹对这个倒是很感兴趣。那就学瞪人!

丹丹班里会瞪人的女孩子只有敏智和恩真。其他女孩子不是不会瞪人,而是对别人冷若冰霜,根本不理。丹丹压根没试过。她觉得自己不行,所以从来没尝试过瞪人。

“先把眼睛闭上一半。”丹丹半闭上眼睛。“不要张嘴。”丹丹紧紧闭上嘴巴。

“看地面。”丹丹低头看地面。她眼睛半闭,看了一会儿,感觉眼睛要彻底闭上了。“突然向右看!”

丹丹想按妈妈说的去做,可是眼珠不听使唤,没有转向右边,而是突然向上又向下,像是在转圈。丹丹觉得头都晕了。妈妈做了示范,使劲瞪了丹丹一眼,很凶,可是也很酷。练习了几次,丹丹的眼珠还是不听话。妈妈决定先练到这里。丹丹觉得练习生气比做加法运算还难。

“爸爸觉得,妈妈声音压低的时候......”傍晚,下班回到家的爸爸也陪着丹丹练习,“比大喊大叫更可怕!”

爸爸做出肩膀发抖的样子:“哆,试一下,丹丹,哆。”丹丹也跟着爸爸,像歌唱家似的发出“哆——”的声音。“继续压低声音。”丹丹跟着爸爸发出“哆——希——拉——”的声音。“对,‘拉’这个音很好。‘拉——’记住这个音,丹丹。”爸爸双手叉腰做示范。

“喂,童在鹤!”爸爸当然是用低沉的“拉——”的音调。

“喂,童在鹤!”丹丹也用低沉的“拉——”的音调说话。喉咙有点儿痒,不过这次,丹丹听见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好像是生气了。“很棒,就要这样说。‘喂,童在鹤!你惹我生气了,给我道歉!’”

这句话很长,但丹丹说得很好。“明天到学校一定要这样说!记住了吗?”爸爸说。“对,以后不要哭,就这样做!嗯?”妈妈说。

爸爸妈妈充满期待地望着丹丹。第二天,妈妈等着丹丹放学。一见到妈妈,丹丹就眉开眼笑。“妈妈,今天第二节课我们去了广场游乐园!”“是吗?可是丹丹......”“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妈妈很好奇。可丹丹很兴奋,迟迟平静不下来。“妈妈,你猜今天我和谁搭档?”“嗯?是谁呢?”“童在鹤!”丹丹大叫一声,笑得前仰后合。看着丹丹无比开心的样子,妈妈哭笑不得:“什么?你不是说不跟他玩了吗?”

丹丹莫名其妙地看了看妈妈,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啊,那个呀!”丹丹点了点头:“嘻嘻,玩起来都忘了!”丹丹又哈哈大笑。“这怎么可能?”“真的是这样。体验式学习,还有,玩得开心的时候,就什么都忘了。”

丹丹一脸疑惑的表情,好像在说妈妈怎么连这个都不懂。

可妈妈好像还是不明白:“童在鹤惹你生气的事,怎么办?”

丹丹慢吞吞地从书包里拿出用彩纸叠的球。“我在橡皮上写了:不要这样做。然后把橡皮送给他做礼物。”丹丹一边往纸球里吹气,一边不以为意地说。

“惹你生气的人,你还送橡皮给他作礼物?”妈妈似乎难以置信。丹丹看着妈妈,像是在问:“不行吗?”“有点儿奇怪。”“哪儿奇怪?”“你应该生气!”妈妈郁闷地说。

“可今天我没生气啊!”丹丹的语气更郁闷。

“昨天你不是生气了吗?”

“但是我今天没生气,还很开心!”

“那也不行......”

“讨厌!我讨厌生气!”

突然,丹丹大声喊道。妈妈不得不闭上嘴巴。

丹丹沉默了一会儿,像是在思考什么。“妈妈,我不想生气,你为什么总是想让我生气?你这样说,我才生气呢!”

丹丹用了“哆——希——拉——”的“拉——”音调。丹丹和妈妈都不说话,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丹丹嘿嘿地笑了,妈妈也跟着笑了。

“真的好可怕,丹丹!”妈妈笑着说。

“如果童在鹤再惹我生气,我就这样做! 不会哭!”丹丹也笑着发誓。

“卑梁之衅”

故事看完后我想做为父母的你心中应该有了答案吧~~

是的,孩子的世界远远没有我们大人想的复杂,在他们的世界里简单纯净毫无杂质。

即使相互之间有了矛盾嫌隙,也会在下一次见面时烟消云散,再一次开心玩耍。

大人再多的关心也是多余,还不如让孩子们顺其自然,每个孩子内心都住着一个天使,总会用爱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记得有一个成语“卑梁之衅”,大意是这样的:春秋时期,吴国的边境城邑卑梁和楚国的城邑钟离一界之隔,鸡犬相闻。一天,卑梁与钟离的两个女孩一起采桑叶时,因争抢桑叶发生了口角。两家大人听说后随即赶到了出事地点,先是相互指责对方,既而大打出手,结果钟离的人打死了卑梁的人。

为此,卑梁的百姓怒不可遏,守城的长官还带领大兵扫荡了钟离。楚平王接到钟离遭到攻击的报告后,不问曲直是非,当即调拨*队攻占了卑梁。而吴王僚对楚国领土早有觊觎之心,正愁没有进攻的借口,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出兵机会,于是派公子光率领大*进攻楚国。

,吴*攻占了钟离和楚国的另一重镇居巢。由此,后人把这场因争抢桑叶而引起的大规模的征战,称为“卑梁之衅”,借以讽喻因无谓的小事而引起的争端和杀戮。

当然教育孩子没有引发战争那么严重,但是这个故事也传达了一个小观点,小孩子的事大人还是少插手吧~顺其自然 ~~~

《讨厌生气》

《讨厌生气》

[韩]申淳哉/著;[韩]李允美/绘;徐丽红/译

这本书讲述了害羞*丹丹的四个小故事。 个故事讲了丹丹和小伙伴孔智媛闹矛盾,她在妈妈的帮助下,通过角色扮演解开了心结。第二个故事里,爸爸妈妈通过巧妙的方式,让丹丹明白了该怎样和同学相处。……大人们通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积极进取的,而丹丹是一个平凡内向的小孩,她用自己的想法解决了每一次遭遇到的问题。老师和父母应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北京白癜风治疗是多少钱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bithax.com/bqzs/8119.html


冀ICP备20210265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