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重点并非执行

在近期关于执行力的实践和思考,以及和GPT上进行一番对话交互信息后,我理解执行力并非要把重点放在去「执行」上。先来看GPT关于执行力的定义:指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一件事做到底和做到位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完成任务的能力。

回归到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上,我们对执行力是否有误解?比如工作中,团队中的任务,或者生活中某件重要的事自己,我们都把赶在“交付时间”前越早完成越好当成了自己的执行力强的佐证,但这个能力,只能说是“响应力”,只是对任务做出了回应。我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变化是无处不在的,有时候已经达到可以执行的时候却犹豫了,可能是因为个人的情绪、态度、信仰、价值观等因素影响了决策。例如,有些人可能害怕失败或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在行动前犹豫不决;有些人可能对任务的目的或意义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他们缺乏动力去完成任务;还有些人可能因为拖延症或者决策疲劳等原因,无法及时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按我对释义的理解,执行力的前提,是完成目标,贯彻战略意图,因此重点应该放在认知战略,而非具体行动,当然,不是说行动不重要,只是有个先后和轻重急缓,事实也应如此。把时间先花在理解和设定战略上,当制定好战略,要去做的就是在战略内按下“按钮”去执行。

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不止在于知识好,更在于考试时有策略,懂得分配时间。“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也说明了战略上的重要性,执行的人只要朝着“擒王”这个目标去做就好。“只打甜蜜区里的球”这个比喻来自于美国棒球运动员泰德·威廉斯(TedWilliams)的名言:“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击球手,你必须等待一个好球。如果你总是挥棒失误,你就会失去信心。”,也充分说明符合战略的才挥棒,绝不是盲目击打。甚至投资的人都知道“量化资金”,都是依据拟定好的策略在执行,比人更冷血无情,但比人更高效有执行力。要记住,我们不是以执行过程多么勤奋和辛苦来评定执行力水平,那只是用勤奋的战术掩盖拙劣的战略,我们要做的就是拟定好战略,而后按下“按钮”即可。根据“符合战略”——“执行战略”——“结果反馈”这样的强化回路来优化自己的目标和战略,只要战略得当,执行合理,预期的效果就会说是水到渠成的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bithax.com/jbxx/jbxx/17165.html


冀ICP备20210265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