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视爱上MLB
戴珮瑶,天生的棒球人,从年开始接触棒球,就再没离开过,一直在做棒球推广,历经坎坷,始终坚持,终于迎来全民体育大发展。
棒球一见如故
年,戴珮瑶在所上的理工附小开始接触棒球,“一打就喜欢了,再也放不下。”戴珮瑶回忆说。在学校练完棒球,回家写完作业,跑出去还是玩棒球。
当时北京小学有棒球队的只有三所学校,除了理工附小,还有明光小学和育才学校小学部,打比赛就这三所学校的队打。而当时北京棒球队的来源也是这几个学校的孩子。
年全国五城市儿童棒球邀请赛。
很不幸,志在打进专业队的戴珮瑶后来肩部受伤,虽然现在看这伤算不得什么,但以当时的医疗康复条件,戴珮瑶只得放弃向专业队的努力。
戴珮瑶大学上了当时的北京体育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去学校,戴珮瑶没去,他说自己就想干和棒球有关的事。
痴迷全力投入
在大学教了一段棒球,年,戴珮瑶辞去所有工作,专心干棒球俱乐部。年成立了内地 家棒球俱乐部——兄弟联盟棒球俱乐部。开办了内地 个棒球网站,还与当时的北京有线电视台合作办了《棒球场》专栏,转播美国的棒球比赛。年时还将美国的职业棒球明星请到北京来。
尽管如此,对棒球的推广一直很艰难,这也与棒球的器械有关,学校怕孩子拿棒球棍伤人,也怕孩子乱击球打破玻璃。年,戴珮瑶看到台湾来的朋友带来一包软棒球,眼前一亮,戴珮瑶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东西——适合在青少年中推广棒球的器械。
原兄弟联盟棒球俱乐部教练团队合影。
随即,戴珮瑶离开了兄弟联盟棒球俱乐部,下决心专业推广teeball(软式棒球)。这一干就是12年。
戴珮瑶坦言,这12年坚持下来非常不易这几年海归越来越多,也把对棒球的爱好带了回来,喜欢棒球的人数也在成倍地增长。但是前些年,很多人都对这个项目敬而远之,包括当年的那些队友,他们中有开出租的,有做小买卖的,有当酒店门童的,都离棒球远远的,恨不得见了棒球就饱。当然这些人如今都回到了棒球圈里,现在棒球教练的需求太大了。
钱荒几欲放弃
回想当年,戴珮瑶非常感慨,他曾经几度因为缺钱要放弃这个事业,年在奥体,房租交不起了;年还是因为交不起房租;年在国内推广棒球处处碰壁,这几次都几乎是下了决心要离开棒球,但是也总有人在关键时候拉他一把,让他继续干下去。“也许这就是天意吧。”戴珮瑶感慨道。
那时候大家都问戴珮瑶:“你疯了!借朋友的钱都砸这里,想做多大产业?怎么一直都听不到响啊?”戴珮瑶承认,自己当年也有名利双收的想法,但是后来心里也静了下来。现在想来,能坚持下来就是一种责任。
中国棒球之父梁扶初先生的儿子梁友德,年将父亲几十年攒下的十几箱宝贵的棒球资料都交给了戴珮瑶,就是希望他能将这个事业传承下去。
戴珮瑶与原中国*协副秘书长、原中国女子垒球队主教练李敏宽先生合影。
戴珮瑶说,自己的想法是这一辈子得干点什么,但是不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憋屈死了。
让他很有感触的是,这些年自己家人的支持。那些年他甚至需要向父母要钱来支撑俱乐部,但是无论是父母、岳父母,还是妻子,都在一直默默地支持他。有家庭的支撑,才让他能坚持下来。
未来教孩打球
美国媒体在展望棒球市场发展的前景时,认为21世纪世界棒球发展的希望在中国。
而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国内已经有-所学校挂牌成为开展棒球的学校。有-名体育教师得到了棒球专业的培训。戴珮瑶曾经教过的几位清华学生,土木工程系的,如今就辞了工作干他们喜欢的棒球青少年培养。
戴珮瑶现在做的工作是向学校推广棒球,为学校培训棒球体育教师。他认为现在棒球推广做得已经很成熟了,已经不需要他再全力致力于此了。他未来的志向是办自己的棒球俱乐部,亲手教孩子们打棒球,把自己的棒球教育理念传授给孩子们。
戴珮瑶说,棒球其实是小学科大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功能有很多。比如比赛后,要求孩子鞠四个躬,向对方教练鞠躬,感谢赐教;向裁判鞠躬,感谢公平判罚;向自己的教练鞠躬,感谢培养,向场地鞠躬,感谢承载。
戴珮瑶告诉记者,他教的孩子,从不让他们聚餐过生日,他要求他们生日那天回家向父母鞠躬,感谢父母给予自己生命。他说,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因为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中更好地生存。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