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天才之前,我们要做的是成为滋养天才成长的土壤。我以为,父亲教育或许正是这样的土壤。”——鲁迅
洛杉矶时间.3.11下午五点,一年一度的哈岗地区美国青少年棒球联赛开幕,这个联赛成立于年,是一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传统赛事,赛事分为4-6岁组、7-8岁组、9岁以上组别。牛牛作为7-8岁组 一名华裔球手入选,身着 的道奇队棒球服,为了穿上这身衣服,从报名、试训再到登场比赛,这背后也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汗水。
报名很顺利试训很紧张
:家附近的WEDGEWORTH小学棒球公园
美国学校有这点好处,当地有什么合适小孩子参加的重要活动或者比赛,学校办公室通知栏有各种活动通知简章,而且班主任老师会把重要活动和比赛的通知放在书包里让孩子带回家。家长每天检查作业时就会看到,感兴趣的话就可以报名参加。
山哥特别留心学校下发的类似活动。一则学校发的比较靠谱,二来,多参加当地活动对牛牛是个锻炼。本着这个目的,我首先和牛牛商量要不要参加这个棒球联赛,得到他的同意之后,在1月份的一个周六上午,全家出动到棒球场去报名,这个球场离我家开车五分钟,这么便利的条件不参加岂不很可惜?
报名当天,停车场早早就停满了车,几乎全是携家带口、扶老携幼的来报名,填表交了刀之后开始分组,工作人员告诉我,接下来会有一个试训,看看孩子什么水平,言外之意,如果孩子水平太差的话, 那个啥,就别耽误功夫了。
试训那天给我印象还是蛮深刻的。
孩子们穿着各自以前自己的棒球队服,坐在球场替补席内,三名教练在场上。一名负责登记安排队员上场,类似检录。一名在场边把每一个球员每一项测试内容记录在案,另一名教练在场内测试孩子各种技能。
外场高抛接球、地滚球接球、传球能力、击球能力、接球能力……都有专人记录。
去年牛牛参加过一个棒球训练营,基本知识大体了解,但是作为球龄只有2个月的牛牛来说,今天的这个阵势的确对他来说还是 次见到,别说他,我都无比紧张。
牛牛的队友不是老美就是老墨孩子,他们这些当地孩子从小跟着哥哥或者爸爸打球,别看同样都是7岁,球龄可能已经4、5年了,而牛牛球龄只有2个月,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此时此刻,我想到了那句 的忽悠家长的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按这个标准,咱们华人孩子已经先输一招了。有能耐咱们比数学啊!哎!
没有办法,硬着头皮也只有死磕了。
测试还在继续,我对老外屁大点事组织仪式流程都无比正式这一点非常欣赏。就拿这个试训来说吧,每位球员是被教练叫到名字之后单独出场,家长在球场围栏后面欢呼叫喊,小球员自己站在球场中央接受教练的一项一项测试,家长喊着、队员看着、教练测着,这阵势别说对一个7岁孩子,就是我上去接球,说不紧张都是胡扯,球要不砸我脑袋上都算我走运了。
我最担心的是两项测试——高抛接球和定点击球。高抛接球以前牛牛没练过,我在试训前几天才开始训练牛牛这项内容,所以我很担心。教练一共扔三次,将球很高的抛到空中,要求队员稳稳接住,其实,在我看来,接住不接住不要紧,千万别砸头上,那就惨了。
牛牛的表现令我非常意外, 次高高的抛球竟然被他稳稳接住,我兴奋得差点把拍照的手机给扔了,以前训练我也没扔过这么高的球。简直太棒啦。能接住一次很不错,另外两次没有接住,没关系,我觉得已经挺好了。后面的定点击球牛牛同样是三次击中一次。我还能说啥呢?GoodJob(干得漂亮)!
牛牛的同班同学黑素子,一个老墨孩子,比牛牛还小几个月,在定点击球时直接把教练投过来的球打到很远的外场,那力度,那击球姿势,那股舍我其谁的自信劲……我真的无语了。
我为什么叫他练棒球?
试训很顺利,牛牛顺利入队,接下来就是每周周二周四晚上5点30到7点30的训练,训练是枯燥而艰苦的,好在牛牛是个听话的孩子,我一直在鼓励他,他也有打退堂鼓的时候,他跟我说:“爸爸,我不想打棒球,我想踢足球,我喜欢足球!”
我一直在鼓励他,甚至有点诱哄他说训练完给他买好吃的如何如何。我有我的考虑:12岁之前,孩子喜欢的东西还不定性,尤其是运动方面。我必须让他尽可能多的接触不同的运动项目,最终在接触几年之后,家长和教练都能看出这个孩子在这个项目上有无天赋,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基本确定一个主项运动,这是我的思路。
足球他一直在练,也很喜欢,这跟我有很大关系,因为我每次踢球几乎都带他去,耳闻目染潜移默化。我当然希望他能在足球领域有所建树。
棒球之所以我想让牛牛参加,我也有我的考虑:
,融入主流文化。棒球是美国的国球,普及程度类似国内的乒乓球。这是美国主流体育文化的精髓之一,既然孩子在美国,就要融入当地文化,美国初中、高总、大学全有棒球队,他有这个基础之后,对他今后的身体发展、性格塑成、人脉交际、培养自信都有很大帮助。
第二,学会接受失败、磨练意志。这是华人孩子普遍欠缺的。棒球训练极其枯燥,教练扔10次球,你可能最多碰到1、2次,很多次挥棒都是空打,都是失败。失败再来,再失败再打,当他准确打中棒球时,也会非常满足;再有,在正式比赛中,当你的孩子在万众瞩目下出场,三次击球不中,自然出局,那种心情无比失落,棒子一扔,默默的跑回替补席,那个滋味咱们成年人恐怕都有点难以接受。在孩子回替补席的路上,教练和队友都会跟他拍手鼓励他,安慰他。当他一旦成功击球,安全跑到垒上甚至帮助队员达阵得分,全场欢呼你的名字,孩子就是在这种成功与失败、喜悦与郁闷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一生受用。
第三,团队配合和学会选择。棒球是最讲究团队配合作战的运动之一。也是要求瞬间做出最正确选择的一项高智商运动。是传一垒、还是打二垒、再或者传三垒,选择就在几秒钟。我们这一代几乎算是别无选择,而孩子未来一定比我们强,未来可选择的余地一定比我们大,学会选择很重要。
牛牛联赛首秀我有三个没想到
比赛——战斗开始啦。
比赛是在洛杉矶时间下午5点开始,我们全家四点就开始忙活,妈妈负责准备好牛牛的比赛服,爸爸去接牛牛下课后辅导班,紧接着去幼儿园接老二乐乐,再叫上朋友一起坐车直奔球场!全家亲戚朋友齐上阵,这也是老美重视家庭的一贯风格。只要有孩子的比赛,七大姑八大姨都要到场,教练要是不让孩子上,家长立马就“翻脸”(不是吵架,是为了给孩子争取出场机会给教练施加点小压力)。
这次比赛,我本人的感受也是从大悲到大喜,很多事情我没想到:
第?一,没想到牛牛遭到“歧视”
棒球比赛上场几个人?以前我不知道,今天我终于知道了,——九人上场。
为什么知道了?是因为牛牛的道奇队今天到场10个人,出场9人,牛牛是 一个坐在替补席看队友比赛的。我在场边找了半天也没发现牛牛在场上,恍然大悟牛牛 局教练没安排出场。
事后,我就此事问过牛牛:“为什么 局教练只把你留在了替补席上?”牛牛说:“可能是因为我打得没有别人好吧!”
可我当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歧视,都在训练,我觉得有的还没有牛牛表现好呢,凭啥不让我们上?就因为我们是华裔?就因为你们觉得中国人不会打棒球,就像乒乓球联赛,中国队里出现一名老墨队员,教练会冒着风险让他打吗?……*%¥总之,瞬间想法很多很乱,这真的就是我当时的状态。
第二,没想到牛牛首秀完美
中国有句老话,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中国待久了,鸡贼惯了到了美国的确容易乱想。第二局在道奇队作为进攻方时,牛牛被安排第二个出场。
我其实一直在盯着教练安排的出场名单,每个家长估计在那个时候都是最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好